長沙音視頻裝備產業形成“技術自主+場景深耕”雙重壁壘,打造“自主標準+國產設備+優質內容”三位一體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6月26日,20余位專家齊聚馬欄山參與AI智算與音視頻產業交流研討會,這場盛夏時節的行業對話,正是長沙落實總書記囑托的縮影——
實驗室里,AI視頻翻譯為短劇翻譯提速;云端平臺,萬興“天幕”2.0大模型讓視頻創作效率躍升百倍。當制造業基礎嫁接創作生態,這條產業鏈2024年實現集群總產值1404億元,儼然成為長沙經濟的新增長極之一。
不與北上廣深拼體量,長沙音視頻裝備產業開辟了一條“小而美”的新賽道:依托國產自主可控產業生態,率先實現“采集—編輯—播放—傳輸—顯示”全鏈閉環,并在廣電傳媒、工業制造、數字舞臺等多個特色領域打造全國標桿,走出一條“文化+科技”的融合發展之路。
在“一市雙核五區八城”的空間布局下,長沙音視頻裝備產業正通過關鍵環節的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形成覆蓋“采集—編輯—播放—傳輸—顯示”的全鏈競爭力。
只需對著屏幕變換手勢,鏡頭便能靈活縮放焦距;在人聲鼎沸的場所也能AI降噪,精準捕獲清晰人聲——在今年5月的深圳文博會上,一款出自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的雙目AI直播相機,憑借雙鏡頭成像、智能防抖等技術,成為視頻創作者的新寵。
它巧妙擊中了視頻創作者的痛點:只需簡單的手勢就能控制焦距、自動鎖定人臉,徹底告別復雜的設備調試,一個人也能輕松完成專業級直播,展示了長沙在音視頻采集環節的硬核實力。
走進實驗室,點開一段5分鐘的國產短劇原片:角色眾多、臺詞密集交錯、情緒復雜。隨著工作人員輕點鼠標,10分鐘后,一個全新的英文版本便生成完畢——不僅文本準確、語調自然連貫,甚至精準傳遞了原臺詞的情緒細節,這背后依托的是涵蓋20余種語言譯配能力的翻譯平臺。
面對國產微短劇出海中翻譯慢、質量差、成本高的難題,實驗室研發的AI視頻翻譯技術提供了破局方案。這項集成業界領先的大語言模型、聲音克隆、人聲分離、字幕識別與擦除、語音合成等核心AI算法的工具,將高質量譯配工作壓縮至“秒級”。
工作人員透露,其強大效能迅速獲得市場認可,一家頭部微短劇出海企業已簽下價值百萬元的首批訂單。
成立僅一年,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便“快馬加鞭”攻克痛點,其背后,是一個覆蓋完整鏈條、各環節均有精兵強將的堅實生態:
采集端,長步道的光學鏡頭引領市場;編輯端,景嘉微、國科微的芯片技術國內領先;播放端,安克創新的智能產品暢銷全球;傳輸端,中興通訊破解了50G-PON傳輸的國際難題;顯示端,藍思科技、惠科光電等龍頭集聚優勢明顯。
如今,“雙核”(湖南湘江新區、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引領研發與內容創新,“五區”(長沙經開區、瀏陽經開區、望城經開區、雨花經開區、金霞經開區)則聚焦專業領域制造。這些在長沙各大園區多點開花的企業,共同為音視頻裝備產業的全鏈競爭力添磚加瓦。
每周五《歌手2025》舞臺上,全球頂尖歌手共同奉上視聽盛宴,“身臨其境”的秘訣之一,在于全網首發的“4K超高清雙Vivid直播”技術。
這套技術標準,是土生土長的“中國造”,被譽為中國超高清產業的“技術珠峰”。它能從視覺和聽覺上真實還原影音,為觀眾帶來真實、沉浸的體驗,正逐步替代授權費高昂的國外標準,是打破國際桎梏、重塑產業規則的戰略支點。
在國產化標準的崛起中,長沙是有力的推動者。作為“雙Vivid”標準的核心研發單位,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累計參與20余項國際國內標準制定,技術成果已滲透至超高清制播、智能媒體生產等全產業鏈環節。
在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制作人吃午飯的間隙,一部原本需要渲染20小時的4K視頻已然完工,效率提升百倍以上。“有了‘視頻超算’的算力,視頻產品制作周期大幅縮短、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讓創作思路更連貫、制作流程更順暢。”長沙馬欄山投資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呂紹和深有感觸。
這場效率革命的背后,來自全國唯一先進計算領域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的國產化算力基座。同時,從芯片、核心零部件到整機的全鏈覆蓋,徹底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確保算力服務的安全可靠。
芒果TV穩居長視頻行業前三、國有互聯網企業榜首;馬欄山視頻文創園作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的視聽產業園區、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入選全國微短劇基地TOP10。這些頭部內容平臺的涌現,讓“國產好劇”成為滋養國人的精神食糧。
在“自主標準+國產設備+優質內容”三位一體的音視頻產業體系下,一種具有強大內生動力的“長沙模式”已然成型。
場景是檢驗技術價值的終極考場。長沙正通過一個個垂直領域的標桿應用,將音視頻裝備鍛造成行業“重器”,催生新業態的持續繁榮。
在工業制造的世界里,傳統人工質檢效率低、易疲勞、標準不一,成為制約生產效能的瓶頸。而走進視比特機器人的生產車間,曾經老師傅手持卡尺反復核驗零件的場景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裝備了高精度3D智能相機和AI算法的工業機器人。它們如同擁有“智慧之眼”,能瞬間完成種類繁雜、形狀各異零件的精準分揀,更能以遠超人工的精度和效率,識別汽車漆面最細微的劃痕等缺陷。
“AI是工業視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公司首席軟件架構師、智能產線技術總監冀春錕表示,視比特機器人研發了AI機器視覺開發平臺——穎算平臺,提供一站式開發環境和服務支持,為客戶實現遠程、高效、零代碼的視覺應用開發和部署,高效賦能智能制造領域多種工業場景。
當音視頻技術遇見千年文明,則開啟了數字文旅新篇章。芒果數智推出數字文博大平臺“山海”APP,通過整合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基于文物數字化,構建起集文物數字館藏、文物文創開發、文物IP互動交易于一體的新型文博生態,匯聚了全國多地的文物精品,讓博物館的國寶珍藏通過手機小屏幕走進千家萬戶。
不僅如此,長沙音視頻裝備的觸角正深入更多領域:在智慧課堂,AI降噪與定向傳聲技術讓知識清晰傳遞至每個角落,重塑教學體驗;超高清直播、智能播控與AI分析系統,則為沉浸式觀賽、交通管理及安防監控賦能,讓城市運行更“耳聰目明”。
這些在千行百業“千錘百煉”的應用場景,正是長沙音視頻裝備技術最有力的“代言人”。它們不僅驗證了技術的實用性,更源源不斷地從真實需求中汲取養分,驅動著芯片、算法、硬件等底層創新。
從“小而美”的賽道出發,未來,長沙音視頻裝備產業將向著“精而強”邁進。如何讓產值再上臺階?長沙的路徑清晰而堅定:依托已形成的全鏈閉環能力,持續攻堅芯片、算法等領域,筑牢“技術自主”的基石;深化在工業、文娛、教育等特色場景的應用,讓超高清、AIGC等技術創造更大價值;強化鏈群協同,推動更多“湖南標準”走向世界;優化創新生態,匯聚人才與資源,厚植產業沃土。
這條“文化+科技”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正源源不斷輸出“長沙動能”,驅動著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音視頻裝備與內容融合產業集群加速“出圈”。